搜尋此網誌

4/18/2015

「愛一個孩子,有錯嗎?」



「愛一個孩子,有錯嗎?」

這是陳文茜在天下雜誌裏文章的標題。文章中陳文茜對於這個問句,她表示:我不認為答案是一方的。如果父母的溺愛教育有錯,那也是來自「愛」的出發點。愛的方式,或許有錯;愛,從來不是錯。」


確實,重點不在於“愛”是錯誤的,往往最大的問題,或許真的在於愛的方式。你說,世上作為父母的,有幾個會不疼自己的孩子?自然在社會上,無良的父母終究有;但多數的家長們,仍舊還是愛著自己的孩子的,只是,方式各有不同,而這些方式,是否又是對的了呢?

於是,這就涉及到教育的範疇。但在探討之餘,我們之中任何一個人,又如何去說明怎樣的愛的方式,才是對的了?我想,這是一個價值觀衝突的問題,也是永遠的、爭論不完的話題,而這也往往是老師與家長間、老師與老師間、乃至學校與政府間,始終存在的一種價值妥協與不妥協的矛盾處。

所以,在每個人持有價值觀、教育理念不同的前提下,對於愛一個孩子的方式,我“個人”至少目前覺得,越是能幫助引導孩子去理解自身作為與自己、他者之間所帶來的影響有多深遠,就越是能幫助他在往後的人生,走得更為順利;而這裡的順利,指的包含有堅定的心,不會反覆懊悔自己的所為,也指的是,在能理解影響的背後有多深遠的情況下,進而選擇對這社會有較少的負面作為(消極),或是付出、擁有利他的心於這個社會(積極)。

當然,這只是我的一點小想法,大家可以有更多元不同切面的思考。而我想這想法背後想帶給孩子的,也就是最希望能讓他們多一點對這世界、社會的「同理心」吧。但同理心談何容易?這不光只能靠學校教育,家庭教育更是首重;而其中,願意放手讓孩子去跌倒,去體悟失敗、去瞭解得失之間的平衡,也非光一味的塑造美好童年所能給予(參考:『童年的社會學分析:從國家主人翁到消費福利主體』),我們的人生可能會經歷怎樣的事情、會遭遇怎樣的困難,也應該引導孩子去思考,適時的讓他們去面對,在做中學習課堂上學習不到的道理,就如同嚴長壽在其著作<你就是改變的起點>內提及的一段警語:在我們的保護傘下,他們失去了自主能力;在我們自以為善意打造的溫床中,他們失去了危機意識,更在我們一再寵溺愛護下,失去了面對挑戰的勇氣。」

我總認為,溺愛絕非是一件對孩子有幫助的事,放任不管亦同。所以身為一個父母,真是不容易,但也因此,只一味將教育孩子責任外包的父母,更是不應該。現代的父母確實很忙碌,各有工作,上有兩老(or四老)要照顧,底下也有孩子要顧,經濟壓力之沈重,已經是個社會結構性的問題。但當你決定擁有一個家庭時,決定擁有孩子許給他們一個未來時,是否就應當相對配有一定的責任,去扛起該有不可避免的義務?

於是,一般父母是如此的辛苦,更別提所謂“弱勢家庭”又是有多麽辛苦了。所以之於這樣的孩子,你又怎能不盡力去讓他了解到,父母或長輩是如此的辛勞要撐起一個家庭,那些社會願意付出的愛心人士們所給予的各種補助,背後是基於何種的心情?孩子,你可以因為學習程度還不夠而課業落後,那沒關係,但是心態上卻不應總視這一切為“理所當然”的呀,而這也是我所冀望,所謂學校教育,尤其是在孩子心智仍在劇烈成長之時,所能給予的理念:『感恩珍惜擁有的一切,而非總視其理所當然』。

若說孩子是一張白紙,讓他開始上色的,無非就是大量佔據他時間、大部份所處的一切環境,所以最重要的自然還是家庭,還有學校。那麼,學校與家庭之於孩子教育的義務劃分究竟是要怎麼分?如今許多學校,尤其是偏鄉學校的現況又是如何?或許可以參考其中這篇文章:<補救教學惡性循環 親師生三輸>這又是一個可以深入探討的部分。

所以到頭來,仍舊不得不說,能有個懂得適時引導的家庭與老師,真是非常幸福。但我也不想悲觀的說,失去這樣條件的孩子,註定就是所謂的失敗。家庭我們不能選擇,但是“好”的教育作為開始,可以促使往後下一代、下下代的家庭教育比以前更好;至於學校教育,體制內我想目前仍舊還是有諸多的限制有待突破,這些限制可能造就有理念的老師無法一展其才,也可能促使不適任的教師繼續留任,但走體制外的朋友們,我想若能先走進體制內了解實際狀況,同時從外改變,也無非是個更有力道的方式,例如Teach for Taiwan(為台灣而教),就是我覺得目前很棒又有理念的一個團隊。

與孩子的相處,自大學參與慈幼社,那些曾去育幼院帶課輔、亦或六日到學校策劃活動帶領偏遠地區孩子的日子,到後來選擇去瑞復啟智中心擔任志工,帶著身心與常人有所不同的孩子們活動,又到現今走進校園服教育役。這一路上與孩子的緣分,真的是太多太多,感觸也很深,有收穫的、也有後悔過的,種種很多,讓我學著從當初一位純粹只想討好孩子的大哥哥,轉而開始去反思到底能為他們帶來什麼,又應如何帶給他們什麼,或許這就是成長吧,不敢說給予了他者什麼太多的好,但對於自己,我確實也成長了不少,實則覺得十分感恩。

最後,其實自己一直蠻希望之後也有機會能到養老院擔任志工的,或許就在退伍之後吧,哈哈。(不知帶年長者與孩子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呢?)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